要
由于“3+1+2”选考模式,是历史和物理两科必选一科,有点类似于传统高考的文理分科,所以,所以我们接下来会简单的用首选物理和首选历史来代表高考的文理生情况。
2021年文科人数上涨
总体来说,选考物理和历史两科的人数比例很接近
通过对比今年选考历史的人数占比和2019年文科生比例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省份偏文科比例都有所上涨,某种程度说,也是新高考带来的变化之一!
学习难度很重要
2021届考生选考生物的比例高居首位,紧接着就是地理和化学两门科目选考人数最多,而政治科目选考人数最少。
这可能与政治这门学科背诵内容多、不容易拿高分的特性有关。
江苏弃化学触发保底机制
众所周知,江苏“弃化学”现象非常明显,今年选考人数仅占14.83%,所以江苏有了一个“保底机制”。
如果选考化学人数不足25%,就会按照25%的人数拖底(可自行百度),简单说就是,只要化学不交白卷,赋分会在70分以上,今年选考化学的考生真是赚大了!!
但今年江苏政治选考比例同样不足25%,如果思想政治没有保底政策,今后选科政治的同学也会越来越少……思想政治后继无人,可以吗?
选科建议
鉴于这次八省最新的选考趋势,也给新高考下不同年级考生一些选科建议:
第一,排除不擅长的科目,选择优势科目。
选择考生比较擅长的科目,对最终成绩会更有优势。在学科成绩相差不大的前提下,至少保证物理、化学二选一是比较明智的,否则选择专业的余地会非常小。同时历史、地理、政治相对专业范围较小,原则上不建议学生全部选择这3科。
第二,了解各大学同一专业选考科目的不同。
根据“职业——专业——选科”这条主线选择科目。如果不想读工学专业,物理可以不选;选考历史、地理、政治三门,是绝对不能读医学专业的。不同高校的不同专业的考试科目要求不一样,学生根据要报考的院系和专业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选择自己的选考科目。
这里需要强调一下,各个学校同一个专业其选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所以考生在选择的时候一定要对每个学校各专业的选考科目都要进行了解。
第三,结合所在省市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目前,已有相关省市规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需要重新选择选考科目,可在高二上学期末进行调整。关于选科,各高中校也会开展相关培训讲座,确保每一位教师熟悉掌握、每位学生及家长更多了解高考综合改革政策,明确选科的具体要求。